黄海,位于我国和朝鲜半岛之间,太平洋西北边缘海,海水平均深度约44米,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。因为古时候黄河水流入,江河搬运来大量泥沙,使海水中悬浮物质增多,海水透明度变小,呈现黄色,故而得名黄海。黄海表面水温夏季为25℃,冬季为2-8℃,多港湾岛屿。因而渔场多,盛产黄鱼、刀鱼等,制盐业也比较发达。
东海位于中国大陆与台湾岛以及日本九州岛和琉球群岛之间,是一个比较开阔的边缘海,海水平均深度约370米,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,色泽绚丽,风光秀美,是我国第二大海域。
流入东海的河流有长江、钱塘江、瓯江和闽江等,为东海注入一支低盐水系,营养丰富,水温终年温暖,使东海沿岸水域成为多种鱼、虾、蟹类动物的良好生长场所。东海也是中国最大的渔场—舟山渔场的所在地,盛产大黄鱼、小黄鱼、刀鱼、墨鱼等。
在东海大陆架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,其占地面积相当于2/3个台湾面积,已探明储量相当高。东海是中、日、韩三国的海洋要地,该海域存在着我国和日本的领土争端。
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部,平均水深1212米,最大水深5559米,自然海域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。它是中国近海最大最深的海域,也是西太平洋和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。
南海海域南北纵越2000公里,东西横跨1000公里,海岸线长达5800多公里,被中国大陆、台湾岛、中南半岛、马来半岛、菲律宾群岛、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所包围,沿海地区包括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福建和台湾,是我国四大海中相邻国家最多的。
南海海域内分布着南海诸岛,包括东沙、西沙、中沙、南沙,其拥有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、海岛旅游资源、港口运输资源和热带海洋生物资源等,南海诸岛最早为我国劳动人民发现与开发,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自上世纪以来,越南、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侵占了多个岛礁,是我国最复杂的一片海域。
南海诸岛水产丰富,盛产海龟、海参、牡蛎、马蹄螺、金枪鱼、红鱼、鲨鱼、大龙虾、梭子鱼、墨鱼、鱿鱼等热带名贵水产。这里的鱼类从不游往外国的海域,似乎恋着自己的家乡,因而有"中国家鱼"的美称。
现在我们把“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”称作海,但在古代,“海”的标准与今天是不同的,一些面积巨大的内陆水域也可以被称为“海”,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眼中的“四大海域”。
众所周知观音菩萨住在东海,那为什么会称“南海观世音”呢?唐朝以前,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长安,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就在长安的南面,所以唐朝之前就把这一带的海面叫做南海。随着海洋知识的拓展,人们发现岭南往南,还有一片更大的海。后来随着朝代的更迭,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迁到北京,从明朝开始,普陀山这一片海域就改称东海。但是“南海观世音菩萨”大家叫习惯了,尽管海面改了名字,但名称却一直延续了下来。
“南海观音”住在东海,那传说中“行云布雨”的“东海龙王”住在哪里呢?其实在古代,东海指的是现在的黄海和渤海。
西海是指如今的青海湖。唐朝时期,吐蕃松赞干布和唐朝联姻,就被唐太宗册封为“西海郡王”。
北海通常指今天蒙古高原的贝加尔湖。西汉时期,苏武便曾被匈奴流放到了北海牧羊。元朝时期,蒙古最北的边界就到达了北海,郭守敬就在此设立了天文观测点。
中国的海域浩瀚无边,目之所及,皆为华夏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