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是中国最长、世界第三长的河流,长达6300多公里。它的源头位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主峰,各拉丹冬雪山,海拔6621米。长江自西向东流经青海、四川、西藏、云南、重庆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苏、上海,最终注入东海。
在三国时期,“江东”指的是长江下游的东侧区域。长江分为上游、中游和下游。江西九江市的湖口县到上海的这一段属于下游。长江的流向在这一段先朝东北流动,随后转向西流,最终流入东海。
当长江流向东北时,它把陆地分为三部分:北边是“江北”,即今天的江苏省长江北岸;西边称为“江西”,大致是今天的安徽安庆和合肥一带;东边和南边统称“江东”。真实的江东指的是长江东侧和南侧的地区,江西九江为中心,所有长江下游的东南部分(除了广东省)都被称为江东。
江东是一个宽泛的地理概念,它并非行政区划的名称,类似于现在所说的“华东”区域。三国时期,天下分为十三州,其中江东大部分地区属于扬州。扬州的地理范围比江东更广,并不完全以长江为界。
江东包括六个郡:吴郡、会稽郡、丹阳郡、豫章郡、庐陵郡、庐江郡。除了庐江郡位于长江以北外,其余五个郡都在长江的东侧或南侧,因此也被统称为江东。但实际上,江东的地理界限并不严格。
展开全文
这些郡大多是孙策征服的。早在依附袁术时期,孙策就开始征战,帮助袁术夺取了庐江郡。195年,孙策渡过长江,打败了曲阿的扬州刺史刘繇,接着占领了吴郡。196年,他又打败了会稽太守王朗,迅速控制了会稽郡。孙策不断扩大他的势力,最终征服了江东六郡。
1. 吴郡
吴郡的治所在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,下辖13个县,包括苏州市、昆山、宜兴、无锡、常州、丹阳等地。这个区域涵盖了今天江苏省的南部、上海市以及浙江省的北部,比如杭州、湖州等地。
2. 会稽郡
会稽郡最早设立于秦朝,东汉末年其地理范围包括浙江大部分地区及福建的部分地区。会稽郡的郡治位于今天浙江绍兴市,下辖15个县,涵盖浙江中南部和福建北部的大片区域。
3. 丹阳郡
丹阳郡的治所最初在宛陵(今安徽铜陵),后迁至建业(今江苏南京)。它下辖18个县,包括今安徽、江苏和浙江的一部分。该郡覆盖了现在的南京、宣城等地。
4. 豫章郡
豫章郡的治所位于江西南昌,下辖16个县,涵盖了江西省的大部分地区,几乎整个江西都在豫章郡的管辖之下,除了东南部与浙江、福建交界的部分。
5. 庐陵郡
庐陵郡的治所在江西泰和县西北,下辖7个县,全部位于江西省中部,覆盖了该省的核心区域。
6. 庐江郡
庐江郡的治所最初在安徽庐江县,后迁至潜山市。它下辖14个县,主要覆盖了安徽省西南部,并包括了湖北和河南的部分地区。
孙策的迅猛征战,使得江东六郡最终全部归入了他的控制范围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